Search This Blog

5.9.11

解密二戰德國造的飛碟 3 (圖文三)

飛碟其實是人類製造的飛行器!這種最為平常的解釋卻最讓人驚詫。近年來披露的資料顯示,早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就已經在秘密研製碟形飛行器,並且已經製作出能夠飛行的樣機。但隨著戰爭的進程,這種"曠古絕今"的狂想未來得及公開便因納粹的覆滅而消失,留給後人一團謎霧。
  
盟軍最早察覺到德軍的飛碟研究計劃是在二戰末期的空戰中,當時盟軍的飛行員多次發現在德軍飛機編隊一側遠處,有種形狀奇特的飛機,那東西呈圓狀的碟形,沒 有機翼,但速度很快,飛行性能優異,能夠靈敏地轉向和爬升俯衝,部分飛行員甚至宣稱自己看到了不明飛行物上帶有鐵十字符號——它們是第三帝國的標誌,儘管盟軍司令部接到不少目擊報告,卻從未有過這種神秘飛行器對盟軍發起攻擊的報告,它們只是急速掠過,或靜靜的懸停。
  
對於納粹德國的絕密研究,盟軍早有耳聞,他們曾派出情報人員跟隨部隊深入敵境,專門搜羅所有關於德軍秘密武器的科研情報,結果發現德國人在戰爭中表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創造力。在看到V2火箭、超級戰車、遠程火炮、噴氣式戰機的資料後,盟軍一位高級將領說到,"對納粹德國科研機構的佔領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在許多研究領域已經遠遠落後於他們……"
  
在德軍遺留的諸多技術資料中,盟軍發現了一架形狀奇特的飛機照片,這是一架機翼呈圓形的螺旋槳飛機,不同於德軍以往的任何飛機。在一座廢棄的倉庫中,盟軍找到了它的殘骸——它已經被潰敗的德軍破壞了,這顯然是一種用來試驗圓形飛行器的操縱性和空氣動力學特徵的驗證機。
  
圓形飛行器有許多優勢,首先是它質心規則,特別適用於垂直起降技術,其次它在雷達波的照射下具有一定的隱身效應。如果能夠解決動力和操縱方面的難題,那麼這種形狀的飛行器將具有極其靈活的機動性,在加裝武器後將是一種極為可怕的空戰利器。
  
納粹德國對碟形飛行器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20年代,當時有些狂熱的納粹分子試圖找到一種強大的能源,用以製造時間機器來和遠古的神靈交流。毫無疑問,這些嘗試全屬徒勞,但卻產生了一項副產品——懸浮動力系統。此後的許多年中,納粹德國一直都對這種飛行器進行大量的研究,有人認為他們已經在飛碟的動力系統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52
年,一位前德國空軍上尉、航空專家斯徹裡沃宣稱自己曾在布拉格附近為一個碟形飛行器繪製過藍圖,該藍圖的試驗模型於1944年完成,可望於1945年試飛,但蘇軍的迅速挺進使這一切成了泡影。第三帝國崩潰前夕,設計藍圖等資料散失,這架設計時速2600千米的神話般的飛行器也就從此無從查考。在斯徹裡沃去世後,在他的遺物中,人們果然發現了關於飛碟的設計草圖!這又給這種飛行器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納粹的飛碟似乎胎死腹中,但也有人聲稱曾親眼目睹了這架奇異飛行器的試飛。據說該機性能奇佳,3分鐘內便爬升約9000米,速度達每小時數百千米。這位目擊者名叫喬治·克雷恩,他的陳述中有些東西耐人尋味:他說有些研究工作被安排在佩內明德基地,那正是納粹研究飛彈等絕密武器的頂尖航空科研機構,此外,他還證實飛碟通過採用自旋方式獲得了良好的穩定性。還有,他說飛碟試飛是在哈爾茨山脈地區,而這正是多位飛碟目擊者所報告的目擊地點!
  
顯然納粹德國曾竭盡全力想毀掉所有關於碟形飛行器的模型和資料,但盟軍還是繳獲一些這種神秘飛行器的設計藍圖和草稿,通過這些資料,盟國確信早在1934年納粹德國就製造出了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當年年底,推進系統經過改進的RFC2也已推出,其能源為空氣和水,但具體的技術細節始終無人知曉。1938年,黨衛軍介入了"飛碟"研究,並開始將噴氣發動機引入,為了檢驗碟形飛行器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德國人製造了螺旋槳動力的圓形飛行器,並積累了大量研究測量數據。
  
根據某些秘密記錄,1939年納粹德國建成直徑達近20米的HANNEBU1,並於當年9月首飛,1940年底,該機開始用於偵察;目擊HANNEBU2的報告接踵而至,據說它的直徑到36米,機高911米!42年起,德國人開始嘗試為這種飛行器加裝武器,但這項工作阻礙重重——高速自旋的飛行器給武器系統的控制帶來巨大的困難。最後,在1943年初,HANNEBU3才基本具備了可靠性和戰鬥力。也許這一點正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盟軍飛行員看到的飛碟都是空戰中徹頭徹尾的旁觀者。
  
後來的"巴隆采圓盤"是飛碟研究的重要成果,這架由3位德國頂尖的航空動力專家研製的飛碟已經具備了作為武器使用的基本條件。根據美國情報部門提供的線索,在二戰結束時,希特勒至少已經擁有了兩架可以使用的HANNEBU飛碟。這種可怕的飛行器時速可超過1900千米,能夠90°垂直轉向並垂直起飛,而納粹德國甚至正在考慮為這種高速武器安裝對付裝甲部隊的激光武器……盟軍甚至從德國倉庫中發現了從未見過的制服徽章,有人懷疑這可能就是為即將建立的飛碟部隊所準備的!
  
雖然德國人的研究卓有成效,但此時納粹德國已經行將就木。考慮到納粹滅亡前曾將部分絕密的研究設備和資料轉移出去——例如部分未提煉的鈾燃料曾秘密運往日本,幫助日本盡快完成原子彈,運送鈾燃料的潛艇後來被美軍俘獲。那麼,關於碟形飛行器的技術資料是否可能也被轉移了呢?1945年德國戰敗後,盟軍在受降德國海軍時,發現有30艘潛艇莫名其妙的失蹤了——既 未投降,也未戰沉,直到幾個月後,它們才出現在波羅的海沿岸,檢查發現,這些潛艇都被加裝了特殊的通氣管裝置,能夠讓潛艇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保證發動機 的正常工作,這樣潛艇的水下航行時間就可以延長到數星期之久。這些潛艇是否在秘密運送某些絕密的研究成果,如果是,它們又去了哪裡?這些讓美國人大傷腦 筋。
  
有些大膽的猜測者認為納粹在北極建立了秘密的飛碟研究基地,這種論調並非空穴來風。早在1938年,納粹就組織過北極考察隊,他們還宣稱北極為第三帝國的領土。考察中,他們詳盡記錄了北極大陸的地理和水文等資料,誰又能保證此舉沒有不可告人的軍事目的?

為了證實這個"猜想"1947年,美軍調動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北極大陸展開了一次名為"跳高行動"的軍事"演習",這次行動中,一艘航空母艦在一艘戰列艦和數艘驅逐艦、補給艦的伴隨下載運著4000名陸戰隊員在北極登陸,後來終因北極惡劣的氣候,本次軍事行動草草收場。這次演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究竟美國人是不是在尋找北極的納粹基地?美國人對此一直諱莫如深。
  
納粹留下的碟形飛行器的零星資料為美國提供了不少借鑒,二戰結束後,美國人陸續製造出了多種碟形飛行器,比較著名的有V173螺旋槳動力飛行器,其外形簡直和納粹德國的那架如出一轍;另外還有採用渦扇發動機作為動力的AVROCAR,據說前德國的某些專家參與了設計,但樣機試飛表明其只能低空地效飛行,速度不高且穩定性差,軍方對此種飛行器的熱情隨之驟減。
  
美國人做過多次嘗試,但他們無法造出那種傳說中的神奇飛行器,究竟這種奇異的"飛碟"哪兒去了?這一切僅僅是納粹的構想幻象還是事實?

                     
source:
http://diaryhk.net/unusual/ufo_01_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