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5.1.12

關於彼爾德伯格會議(Bilderberg Group)的背景介紹

關於彼爾德伯格會議(Bilderberg Group)的背景介紹

轉載自宋鴻兵的部落格 2009/05/27

多年以來,一直有傳聞說存在著一個秘密的由商界和政界權貴組成的精英俱樂部組織。每年的五月份或六月份的某一個周末,他們會從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匯聚到一起,商討及制定世界規則、製造或毀滅一個總統甚或是一個國家、設計戰爭及交易…那不是小說,這確實存在。

有觀察家們認為,這些政經精英們同時是多個國家政府、企業及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憑著相互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及關係,他們向目標國家政府及國際組織進行游說,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上施加決定性的影響力……

2004年6月3日,被認為參與全球政治陰謀的世界上最神秘的組織—BILDERBERG GROUP在意大利的STRESA舉行了她的50周年慶典和年會。四天裡,這些西方主要政治操縱者、商界領袖、銀行業者、大企業家及著名戰略家們,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家五星級旅館討論有關全球的政經話題。

2004年被邀請的人物包括BP老板布洛文尼、美國參議員愛德華、比爾‧蓋茨夫人等,過去參會的人還包括有季辛吉、查爾斯王子、林頓、倫斯裴、英國教育部長、北愛爾蘭大臣、歐委會貿易委員、西班牙國王和英國首相布萊爾,等等。BILDERBERG GROUP,已被指控在背後操縱影響世界的命運……

“如果那些年我們就向公眾開放,我們就不可能為世界制定發展計劃。不過,世界越來越複雜,並準備向世界政府邁進。由知識精英和世界銀行家組成的超國家主權實體肯定好過過去數世紀實踐的國家自決。”—彼爾德伯格俱樂部(Bilderberg.club)永久會員大衛‧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1991年如是說。

超級秘密的彼爾德伯格俱樂部2005年年會邀請了120名政治家、商界領袖、銀行家以及所謂的戰略思想家出席-與會者的太太們不參與。時間:2005年05月5~8日;地點:德國慕尼黑(Munich)以東60公里處的一家酒店;基本設施:豪華的房間、美麗的湖泊、高爾夫球場等;安全:絕對保障;全球媒體報導:根本沒有。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絕對是個“西方”精英組織,也即由美國人和歐洲人組成,該俱樂部拒不接受亞洲人、中東人、拉美人或非洲人。確切的說,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是宇宙的主宰者。即便經過精心挑選的媒體從業人員知道早在數周甚至數月前就提前決定的事,只有當事件發生時,媒體才發表相關報導。

《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參加過許多次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會議。不過,它們只能被迫保持沈默。(詳見2003年05月22日《亞洲時報在線》有關在凡爾賽-Versailles舉行的2003年彼爾德伯格會議的報導-“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宇宙的主宰者”。)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有總部-設在荷蘭(Holland)西部的萊頓市(Leiden),甚至還有電話號碼。但沒有網站。少數獨立偵探,如英國的東尼‧戈斯林(Tony Gosling)或美國的詹姆斯‧塔克(James Tucker,跟縱彼爾德伯格俱樂部長達30年)要費盡心機才能獲得有關彼爾德伯格會議位址和議程的消息。

塔克今年晚些時候將出版一本關於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書。歷史學家皮埃爾‧維勒馬雷斯特(Pierre.de.Villemarest)和記者威廉‧沃爾福(William Wolf)已經聯合出版了《拒不讓公眾了解的事實和紀事》(Facts and Chronicles Denied to the Public),其中卷一和卷二講述了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秘密發展史。

畢業於列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iege)的比利時社會學家吉尤因斯(Geoffrey Geuens)所著的一本書有一章也是專門講述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雖然吉尤因斯譴責彼爾德伯格俱樂部過分神秘,但他不支持陰謀論:他更喜歡研究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如何暴露權力運作方式以及政治、經濟和媒體之間的密切關係。

媒體在彼爾德伯格俱樂部面前總是溫順得像沉默的羔羊。2005年,《金融時報》以典型的手法搶先報導,對沸沸揚揚的陰謀論淡化處理。事實上,任何質疑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俱樂部的人都會被嘲笑成陰謀論者。英國參議員或美國決策者等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員說它“只不過是一個討論問題的地方”,一個人人都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的“論壇”。

歐洲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mission)前副主席、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成員達維格農(Etienne Davignon)堅持說“這不是資本家操縱世界的陰謀”。法國國際關係學院(the Frenc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院長、加入彼爾德伯格俱樂部長達近30年的蒂埃里‧蒙布利亞爾(Thierry.de.Montbrial)該這只不過是個“俱樂部”而已。

例如,彼爾德伯格2002年會議的正式新聞稿說,“俱樂部的唯一活動是舉行年會。會上不提出任何決議、也不進行投票、不發表任何政策聲明。彼爾德伯格俱樂部只是一個“靈活、非正式的小型國際論壇。與會者在論壇上可以發表各種不同的觀點,增進彼此了解。”事實上,這就是所謂的“跨大西洋關係”的全部所在。


俱樂部會員來頭不小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名字取自荷蘭一家旅館,由荷蘭的伯恩哈德親王(Prince Bernhard)於1954年一手創立。德國出生的伯恩哈德曾是納粹黨正式成員。

眾所周知,普雷斯科特‧布希(Prescott.Bush)是W.A.Harriman.&.Co的負責人,該機構在哈里曼(Averell Harriman)和德國商業大亨泰賽因(Fritz Thyssen)的幫助下曾資助希特勒(Adolf.Hitler)以及納粹黨人。

哈奇(Alden Hatch)寫了一本關於伯恩哈德親王的自傳,他在書中堅持說彼爾德伯格俱樂部是歐洲共同體(後改名為歐盟)的搖籃。他指出該俱樂部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世界政府。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成員與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朝聖者協會(the Pilgrims Society)、三邊委員會(Trilateral Commission)和著名的“圓桌會議 ”(The Round Table,1910年英國牛津和劍橋建立的精英組織)有密切關係。

圓桌會議(否認自己是正式組織)要求建立更有效的全球帝國形式,以便在整個20世紀維持英美霸權。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永久會員包括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JP摩根國際委員會的大衛‧洛克菲勒、納爾遜‧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英國菲利普王子(Prince Philip)、在甘迺迪總統政府內任美國國防部長後來又任世界銀行總裁的麥克納馬拉(Robert Mc Namara)、英國前首相佘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法國前總統(和歐洲憲法的主要制訂者)德斯坦(Valery.Giscard.d'’Estaing)、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費爾德(Donald Rumsfeld)、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和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金融財團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主持了很多屆彼爾德伯格會議。1962年和1973年在瑞典度假聖地薩爾特舍巴登(Saltsjobaden)舉行的兩屆彼爾德伯格年會都是由瓦倫堡(Wallenberg,又譯沃倫伯格)家族主辦。

這當中有些人比其它人的控制權更大。他們是領導委員會的成員,包括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首席執行長約瑟夫‧阿克曼 (Josef Ackermann)、諾基亞(Nokia)老板約瑪‧奧利拉(Jorma Ollila)、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Daimler Chrysler)的施倫普(Jeurgen Schrempp)、前北約主席、現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主席薩瑟蘭 (Peter Sutherland)、即將卸任的世界銀行總裁沃爾芬森(James Wolfensohn)和“黑暗王子”理查‧珀爾(Richard Perle)。

伊拉克戰爭的設計師、即將出任世界銀行總裁的伍夫‧維茨(Paul Wolfowitz)也是彼爾德伯格俱樂部的永久會員。喬治‧布希(George Bush)在彼爾德伯格2005年會議期間碰巧在鄰國荷蘭參加二戰勝利周年紀念。他也許順道參加了該俱樂部的年會。
http://tw.myblog.yahoo.com/jw!_4qwYw6ZGQQ0SgBMthp8sw--/article?mid=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