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24.11.11

政府搬總部秘密銷毀六百萬檔案

新聞耳目

政府各部門正陸續搬到耗資五十二億元的「門常開」,這新總部面積較舊政府山大五倍,可容納逾三千官員。但這道聲稱常開的寬敞大門,竟然容不 下歷史檔案的存在。由下亞厘畢道通往添馬艦的路上,原來有數以百萬計政府文件悄悄被官員毀屍滅跡,大量回歸後的重要史實將從此消失。 本刊獨家取得一份政府文件,指由二○一○至今年六月,政府檔案處批准各個政府部門因搬遷而銷毀的文件數量,高逾五百萬張。相對之下,保留的數量僅雞毛蒜 皮、只有約一萬。本刊就此向檔案處進一步追問,嚇然發現政府在七、八月短短兩個月間,再急速毀滅一百多萬張文件。 沒有《檔案法》規管下,政府檔案處只是無牙老虎,現任處長周仲賢僅是一名D1(首長第一級) EO(行政主任),須聽命AO(政務主任)出身的各個部門首長。一旦林鄭月娥、鄭汝樺、林瑞麟等局長下令,將當年制定八萬五政策、對抗沙士、《基本法》廿 三條等重大而政治敏感的事件紀錄銷毀,檔案處可以不獲通知甚至毫不知情。因此,搬遷政府總部實際毀滅的文件數目只有天知地知。

本 刊取得一份檔案處文件,指出因應政府總部搬到添馬艦,由二○一○至二○一一年六月,政府檔案處在一年半內,共批准各部門銷毀的檔案,若垂直排在書架上,總 厚度達一千七百四十六點五四米。 檔案專家指出,一個檔案夾平均可存放一百二十張A4紙、共厚達四厘米。以此推算,一米厚的檔案即有近三千張紙。一千七百四十六點五四米,即代表五百二十四 萬張紙。 該份文件提到,同期保留的文件厚度只有四點二米,相等於大約一萬二千六百張紙,比起銷毀的五百萬張只是九牛一毛。數字亦顯示,政府檔案的保留比率只有百分 之零點二,遠遠低於英、美、澳洲等已立《檔案法》國家的百分之三至十保留比率。在美國,白宮文件的保留比率更高達百分之百。
政府拒透露詳情
政 府檔案處名義上管理各部門文件,但實際卻是「無牙老虎」,檔案存廢往往由部門自行決定。本刊向搬入添馬艦新總部的特首辦、二司十二局 (律政司除外) 查問,有幾多文件會因搬遷被銷毀。結果各部門透過政府新聞處一併回覆,指數目仍在點算,並拒絕透露銷毀的是什麼檔案。 各部門封口,本刊向政府檔案處 查問銷毀數字,處方才透露最新情況。二○一○至二○一一年八月,共批准銷毀二千二百二十四米厚的檔案。專家估算達六百六十七萬張文件, 即七、八月兩個月間再銷毀多一百萬張。處方指銷毀的全是過期檔案,涉及部門的行政及業務,但沒有界定何謂「過期」,亦沒統計各部門檔案總量。 一直跟進《檔案法》的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說,近日聽聞有部門趁搬遷自行替檔案「瘦身」銷毀文件,她稍後將於立法會跟進,「那些檔案應留、那些要掉,不是官員 決定。」她說,以往曾向政府追問,行政會議紀錄、基本法廿三條草案的檔案去了那兒,但政府都沒有回答,「政府亦答唔出有幾多檔案在手、每年有幾多保存、幾 多銷毀。」
檔案館如同虛設
政府檔案真空的問題有幾嚴重,走進觀塘歷史檔案館便知道。在館內電腦搜尋回歸後特區政府保 留了什麼重要政策文件,輸入「八萬五房屋政策」字眼,結果是「沒有資料符合搜尋條件」。再輸入「基本法廿三條」,同樣彈出沒有資料。「七一遊行」、「紅灣 半島」、「梁展文」、「補地價」、「董建華」、「曾蔭權」、「中央政策組」- 全部都沒有資料。 回歸後最刻骨銘心的社會大事 –– 二○○三年沙士突襲,政府可有檔案記載當年醫院病房、淘大花園的行動決策、會議記錄?同樣在歷史檔案館搜尋「沙士」、「SARS」、「非典」都沒有資料。 直至輸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才彈出五份文件,卻是眾所周知、早已發布的公開資料。當中四份是事件過後的專家調查報告,餘下的是一張海報,提醒出入 境旅客注意沙士病徵。 要知歷史檔案館由一九九七年至今,儲存的回歸後政府檔案是什麼,按年份搜尋彈出以下結果:「中華總商會紀念特刊」、「平等機會委員會年報」、「法律改革委 員會諮詢文件」等這些早在網上公開的文件。另有大批政府建築物圖則,例如:公廁規劃、行人天橋加建、醫院消防局改建等,都是歷史長河中的芝麻綠豆,對社會 有深遠影響的大事,卻不見有開檔存檔。 記者以市民身份,向歷史檔案館職員查問,為何沒有「沙士」、「八萬五房屋政策」、「基本法廿三條」、「中央政策組研究」等相關資料。職員指,文件仍在部門 手上,如要查閱可引用《公開資料守則》向部門索取。為何這些重大社會事件未見開檔、如何確保史料得以保存?職員只說:「呢啲政策未完,部門仍要引用文件所 以未送來,如何保存就要問有關部門。」
《公開資料守則》無效力
《公開資料守則》授權和規定公務員須向市民提供資料, 但守則並非法例無約束力,實際上是另一道跨不過的門檻。申訴專員公署去年收到多宗市民投訴,不滿用守則向部門索取公開資料被拒,當中包括:特首辦拒絕披露 副局長及政治助理薪酬、屋宇署不提供滲水調查報告、食環署拒絕提供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測試報告等。部門都以「資料屬內部文件或涉個人資料」作擋箭牌,當中 有否涉及人為錯失、利益輸送,公眾無從得知。 以中央政策組為例,它是特區政府的智囊,由九七至今十四年間,動用幾多公帑做了幾多研究調查、調查如何做有何結果一直是個謎。記者引用《公開資料守則》向 中央政策組索閱回歸後的研究報告,官員回覆指:「中央政策組主要職能為向行政長官、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提供意見,同時進行政策研究供政府內部參考。」指適 當時候會將部分研究上網,但拒絕公開全數研究報告。 記者遂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中策組選擇性公開用公帑所做的研究。公署回覆指出,中策組不受公署監管之列,而《公開資料守則》亦不適用於中策組,可見中策組 地位如「太上皇」。
唯一辦法——立法
要令中策組等部門的資料得以公開,方法只有一個——立法。本港一直沒有訂立規定 政府部門立檔存書的《檔案法》,與及讓市民索取官方資料的《資訊自由法》。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表示,只有盡快訂立兩條法例,才能迫使政府保存重要史料。 「外國經驗顯示,只有非常敏感的保安、外交文件,才可獲豁免不用即時公開。但過了三十年、五十年,檔案還是一樣開封,令史實得以世代流傳。香港的六七暴 動、五十年代非法移民問題等,英國政府都有留檔。」 殖民時期香港都沒有《檔案法》,但港英政府對檔案的處理,比回歸後的特區政府更有系統。朱福強說,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前,幾乎所有港英政府的文件已被日軍 銷毀,四五年起再立檔。一九六○年英國修改《檔案法》,將封存期由五十年減至三十年,當時港英政府考慮到,法例套用在香港的話,四五年立的檔案,七五年便 要開封。港英於是趕及七二年成立檔案處,避免違例。 「政府檔案處成立其實是逼出來。因為沒有《檔案法》,文件由部門自行處理,檔案處只是個沒有實權的行政部門,處長一直只是D1職級,但會找專才做,不像回 歸後找做行政而非決策的EO頂替。」現任檔案處長周仲賢,亦是一名資深EO,○八年出任處長至今。 九七前夕,港英將重要文件運返英國國家檔案館,按三十年期規定逐步開封,例如:回歸前的港英政治部運作、共產黨在港活動、九龍城寨清拆等事件都有檔案,公 眾可隨時查閱。
回歸後毀屍滅跡
但回歸後的政府文件如何保存、有否保存,朱福強與北京檔案局的人員素有往來,未聽聞回 歸後特區政府有檔案移交北京。 朱福強說,特區政府內部有指引,要求部門銷毀檔案前須要通知檔案處,「我在位時,有部門入紙來跟我說要銷毀檔案。我質疑它,部門話稍後回復原因。過幾個月 後,部門再寫信來轉軚話:『我們決定不銷毀了。』之後,檔案去了那兒根本無人知,被靜悄悄銷毀我也不知道,檔案處因沒有法例撐腰,管不了。」朱指,所謂的 內部指引並無約束力,「乖的部門才會問檔案處,好多根本唔問。」 資料顯示,○六至一○年間,十二個決策局中,包括發展局、保安局、教育局等至少三個局,沒有向檔案處呈交機密檔案。而前兩者移交的非機密檔案,分別只有十 五份及四十二份。 「好多政治敏感的檔案 –– 八萬五、廿三條、沙士、紅灣半島、地政總署與發展商之間的文書往來(例如補地價)、警察編制等,好可能因為一些人怕被翻舊賬,隨時被毀屍滅跡。」朱福強感 慨。 朱福強擁有歷史學位是檔案專家,一九九九至二○○三年出任檔案處長至○七年退休,近年與另一前檔案處長白卓善、退休法官王式英等人成立檔案行動組,曾多次 約見政務司長唐英年欲討論《檔案法》但不成功。至於另一名疑似特首候選人梁振英的態度相對開放,卻拒絕公開支持,「他們都知道,留檔在政治上很敏感。但我 們一定不會放棄,不甘歷史被摧毀、被埋沒、被改寫。只有盡快訂立《檔案法》,才能阻止有人銷毀重要歷史證據。」 前港英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顧汝德,最近發表新書《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他同樣支持《檔案法》,指回歸後的中策組必須將民調公開,讓公眾 知道問卷如何設計採樣、結果如何演繹。而末代港督彭定康年代的中策組,只負責政策建議及撰寫報告,相關文件亦已運返英國三十年後開封。「以往我寫書才發現 香港的史料貧乏,近日的維基解密令人明白,檔案就是歷史。」
回歸後政府檔案爭議
年份 事件 2003  沙士疫情關鍵期,時任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聯同各個聯網總監每日開會,但3月15至24日的會議卻沒有記錄,何兆煒其後被立法會點名批評。 2004  審計署報告指出愉景灣發展商香港興業,獲政府批准發展度假區後,多次修改藍圖變成純住宅項目,卻未有補足地價,估計政府因此少收1.6億元。立法會傳召當年負責項目的新界政務司鍾逸傑,但由於官員聲稱找不到相關文件記錄,立法會未能調查。 2007  法輪功成員被港府拒入境提出司法覆核,法官夏正民質疑,政府未能提供拒絕成員入境的文件理據,是否有意圖隱瞞。 2008  31歲的市民李國賢驗血發現與「父母」並無血緣關係,揭發31年前其出生的贊育醫院發生調錯嬰事件。李國賢欲尋回親生父母,但醫管局已將當年的出生記錄銷毀。 2009  19歲少女莊頌賢在赤柱被倒塌大樹壓死,死因庭聆訊時,康文署稱遺失了2006及2007年的樹木檢查記錄。 ####

政府二司十二局近日搬到添馬艦,各部門暗地處理文件,檔案處不獲通知無從監察。(李育明攝)

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七年退休後推動訂立《檔案法》卻遇到重重障礙:「好多官員都唔想文件留檔,怕日後被人翻舊賬。」(鄒潔珊攝)

○三年沙士疫情關鍵期,醫管局每日開會,但有十天的會議卻沒有記錄,時任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其後被立法會點名批評。(《蘋果日報》圖片)

沙士是回歸後的大事,但香港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文件,都是網上唾手可得的公開資料,其中一張是教人預防疫症的海報。

二○○三年特區政府欲為基本法廿三條立法,觸發五十萬市民於七一上街抗議。 當年立法的相關文件有否保存,公眾無從得知。

由二○○二年停建居屋到近日盛傳復建,政府有何準則制定居屋政策,資料一直沒有公開。(《蘋果日報》圖片)

由劉兆佳出任首席顧問的中央政策組,回歸後做了什麼民調、如何採樣有何結果,市民都不獲告之。中策組亦不受《公開資料守則》規管。(《蘋果日報》圖片)

審計署二○○四年報告指出,愉景灣發展商香港興業,將度假區改成純住宅項目卻未有補足地價,估計政府因此少收1.6億元。立法會曾傳召當年負責項目的新界政務司鍾逸傑,但由於官員聲稱找不到相關記錄,立法會未能調查。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前常任秘書長梁展文,被指賤賣紅灣半島予新世界發展,有官商勾結之嫌,政府有何文件存檔讓後世汲取教訓,卻是個謎。


刊於1123期《壹週刊》 壹傳媒互動有限公司 daily.com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http://www.kornhill.com.hk/next/magdetails.php?book=4&issue=1123&page=031219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