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俄羅斯.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俄羅斯. Show all posts

4.4.12

報告: 俄羅斯驅逐艦駛向敘利亞港口

Russian destroyer heads for Syrian port: Report

A Russian navy destroyer has set out on a planned mission to the Syrian port of Tartus, where it will arrive in a few days, reports say.
According to Russian military officials the warship left its Black Sea base of Sevastopol for the Mediterranean during the weekend and will soon arrive at Syria’s second largest port of Tartus.
Navy officials said that the ship would receive fresh supplies of food and water before carrying out planned exercises maneuvers near the Syrian coast.

“This will be a purely technical port call that is conducted by almost all Russian navy ships conducting exercises in the Mediterranean,” Interfax news agency quoted a senior source in the Russian navy as saying.
The team on board the destroyer will not be leaving the ship while it is docked, the source added.
The Port of Tartus that lies on Syria’s western shores is the only base used by Russia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21.1.12

俄羅斯建8艘核潛艇

俄羅斯國防工業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將由2013年起,每年建造一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該名負責人透露,俄核戰略力量將在今年編入兩艘955「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及「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前者將在年內進行首次出海作戰巡航,以保障對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核威懾。
該人士稱,自2013年起俄羅斯將每年建造一艘「北風之神」,至2018年達到8艘。這8艘核潛艇建造完成將比俄羅斯2020年國家軍備計劃中的相關項目提前兩年,最後一艘核潛艇將在2018年編入俄核戰略力量。
http://hk.news.yahoo.com/俄羅斯建8艘核潛艇-001111806.html

20.1.12

俄:探測器事故是設計錯誤

俄羅斯航天署長波波夫金表示,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升空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和設計錯誤。
波波夫金對Vesti FM電台直播節目中表示,福布斯-土壤事故原因調查委員會首先研究生產和設計錯誤的可能性,關鍵是要找到從最開始出現的設計錯誤和制造時出現的生產問題。
福 布斯-土壤11月9日凌晨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它用來從火星衛星上運回土壤樣品。兩極火箭天頂-2SB運轉正常,但是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沒有啟動, 未能將火星探測器推入飛往火星的軌道,結果福布斯-土壤留在了近地軌道,導致任務失敗。1月15日福布斯-土壤殘骸墜落地球。事故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 (中通社)
http://hk.news.yahoo.com/俄-探測器事故是設計錯誤-105013711.html

10.1.12

俄左翼反對派二百人集會反普京

俄羅斯反對派左翼陣線的領袖,發動約二百人,在首都莫斯科一個廣場集會,反對總理普京執政。他們要求當局,推動民主選舉和政治改革,捍衛工人權益,改善社會制度,保障貧困群體。反對派又號召工人下月四日參與示威,反對普京出選總統,預計有數以萬計的民眾響應。

雖然普京所屬的執政統一俄羅斯黨,上月贏得國會選舉,令他在三月競逐總統的形勢,趨於明朗,但執政黨在選舉中涉嫌舞弊,引發民眾示威。
http://hk.news.yahoo.com/俄左翼反對派二百人集會反普京-005600819.html

9.1.12

俄羅斯航母艦隊 訪敘利亞6天

(法新社大馬士革8日電) 國營媒體「敘利亞新聞社」(SANA)今天報導,由一艘航空母艦率領的俄羅斯海軍艦隊已停泊在敘利亞的托土斯港(Tartus),報導稱揚這是緊密盟邦俄國的強固邦誼展示。

敘利亞新聞社報導,俄羅斯最近擴建位於地中海沿岸的這個海軍基地,此次航空母艦艦隊將訪問6天,此行的目的是強固兩國邦誼。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府因血腥鎮壓反對派,正面臨西方與阿拉伯國家的越來越強大壓力。

敘利亞新聞社引述俄國海軍軍官阿納托利維奇(Yakushin Vladimir Anatolievich)的話報導:「這次敦睦訪問是為了使兩國關係更緊密,強化兩國邦誼。」報導還說:「停泊在托土斯港的俄羅斯海軍船艦的艦長,會輪流表達與敘利亞人民的強固友誼。」(譯者:中央社郭中翰)
http://hk.news.yahoo.com/俄羅斯航母艦隊-訪敘利亞6天-163507883.html

8.1.12

俄航母抵敘利亞港口補給

位於地中海東部海域的俄羅斯航母編隊7日抵達位於敘利亞塔爾圖斯港口的俄海軍補給站。
敘利亞半官方的「世界」電視台報道稱,塔爾圖斯省省長納達夫當天到港口迎接俄航母編隊。
俄塔社較早前報道說,俄航母編隊中隸屬北方艦隊的「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波羅的海艦隊的「智者雅羅斯拉夫」號護衛艦將進入塔爾圖斯港,並將在敘利亞停留數日。
由北方艦隊「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率領的俄航母編隊去年12月6日出發,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巡航。
敘利亞塔爾圖斯港建於1971年,為在地中海執行任務的俄軍艦提供維修和加油服務。蘇聯解體後,地中海分艦隊撤銷,但基地保留下來。
針對近來對俄羅斯軍艦前往地中海計劃的各種猜測,俄軍方人士曾表示,航母編隊的巡航計劃早已制訂,同敘利亞局勢無關。航母編隊訪問敘利亞港口塔爾圖斯是為了在那裏補充給養,無其他任務。
http://hk.news.yahoo.com/俄航母抵敘利亞港口補給-003022467.html

7.1.12

俄羅斯航母編隊駛向敘利亞明日抵步

俄羅斯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編隊,正由地中海東部,駛往敘利亞港口塔爾圖斯,預計星期六抵步。這支編隊上月初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巡航,確保俄羅斯在世界重要海域的軍事存在,及海洋經濟活動安全。

敘利亞近月爆發反政府示威,西方指責,敘利亞政府血腥鎮壓,實施經濟制裁,並醞釀動武,敘利亞是俄國傳統盟友,俄方在目前敏感時刻,派遣航母編隊到敘利亞訪問,引起各種猜測,俄軍強調,航母編隊訪問當地是進行補給,並無其他任務。
http://hk.news.yahoo.com/俄羅斯航母編隊駛向敘利亞明日抵步-150200220.html

6.1.12

伊朗總統就核問題與俄通話

里姆林宮新聞局表示,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就區域問題與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通話。
新聞局稱,克艾哈邁迪內賈德在交談中對俄羅斯所提出逐步對伊朗核計劃重建信任的建議作出了積極回應,兩國將繼續就伊核問題進行進一步磋商。
http://hk.news.yahoo.com/伊朗總統就核問題與俄通話-152023616.html

5.1.12

俄發射失敗探測器將墜地球

俄羅斯發射失敗的火星探測器「火衛-土壤」的殘骸,將於1月15日墜落地球表面。

「火衛-土壤」於11月9日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但因主發動機沒按時啟動,令探測器留在近低軌道上。

俄聯邦太空總署此前稱,「火衛一-土壤」探測器落在地球表面的碎片估計有20至30個,總重量不超過200公斤,有毒物質將全部燒盡。

「火衛-土壤」探測器搭載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
http://hk.news.yahoo.com/俄發射失敗探測器將墜地球-141218073.html

31.12.11

俄國稱核潛艇大火 不會構成核威脅

俄羅斯官員說,「葉卡捷琳堡」號核潛艇起火,不會構成核威脅,當局在現場附近測量顯示,核輻射水平正常。
「葉卡捷琳堡」潛艇在摩爾曼斯克州一家船廠維修時,周圍的木製腳架著火,蔓延到潛艇外部。
大火已經救熄,當局說,火勢沒有蔓延到潛艇內部,也沒有傷亡。潛艇上的核反應堆,在送修前已經關閉,武器也按規定全部卸下。
http://hk.news.yahoo.com/俄國稱核潛艇大火-不會構成核威脅-064300978.html

28.12.11

俄國6.6級地震當局呼籲民眾撤離

俄 羅斯西伯利亞南部,接近蒙古的邊界,昨晚十一時許,發生黎克特制六點六級地震,附近多個地區都感受到震動。當局暫時未收到受傷及損毀報告,已經警告附近居 民可能會再發生餘震,呼籲他們撤離。俄羅斯地震部門指,震央位於圖瓦共和國首都東面約一百二十公里,震源深度為十公里。
http://hk.news.yahoo.com/俄國6-6級地震當局呼籲民眾撤離-195800174.html

25.12.11

莫斯科大批民眾示威 部分人將矛頭指向普京

俄羅斯數以千計民眾在首都莫斯科示威,指責國會選舉出現舞弊,要求重新舉行選舉,部分示威者將矛頭指向總理普京,大批防暴警察在場戒備。
大會聲稱,大約12萬人參加,包括在9月辭職的前任財長庫德林。
部分示威者高叫反對普京的口號,又呼籲選民在明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不要投票支持參選總統的普京。
俄羅斯另外多個城市,包括聖彼得堡和海參崴,都有類似的示威活動。
http://hk.news.yahoo.com/莫斯科大批民眾示威-部分人將矛頭指向普京-145000720.html

24.12.11

俄成功發射兩枚洲際彈道導彈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局長科納申科夫宣布,隸屬於俄海軍北方艦隊的「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戰略核潛艇,首次成功發射了兩枚「布拉瓦」海基洲際彈道導彈。

科納申科夫表示,此次發射的特別之處在於從俄第四代「北風」級戰略核潛艇首艦「尤里·多爾戈魯基」號上第一次完成了「布拉瓦」導彈的齊射作業。兩枚導彈的發射時間僅相差幾秒鐘。自今年6月恢復試射以來,這艘潛艇已連續四次順利完成該導彈的發射任務。

這艘位於白海海域的核潛艇是在海面以下實施的齊射作業。兩枚「布拉瓦」導彈飛行狀況正常,彈頭在規定時間準確擊中堪察加半島庫拉試驗場上的預定目標。

「布拉瓦」是俄最新海基三級固體燃料潛射導彈,可攜帶多個分導核彈頭,最大射程近9000公里。此次是這種型號導彈的第18次試射。過去俄戰略核潛艇「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共進行過14次該型號導彈的試射,7次獲得成功。

「尤裏·多爾戈魯基」號戰略核潛艇自2007年4月下水以來已進行多次試航,並於去年完成航行試驗。
http://hk.news.yahoo.com/俄成功發射兩枚洲際彈道導彈-004100210.html

俄國發射投訊衛星失敗

(路透莫斯科23日電)俄羅斯各通訊社報導,據軍方人士透露,1枚通訊衛星今天發射後迅即墜落地面,俄國太空工業揮之不去的災難事件再添一樁。
報導說,這次發射的是擁有軍民雙重用途的「子午線」(Meridian)衛星,它未能抵達軌道,墜落在西伯利亞城市托波爾斯克(Tobolsk)附近,當地距莫斯科約2300公里。
軍方人士將這次事件歸咎於運載火箭故障。
俄國太空工業人士告訴國際傳真社(Interfax),這次發射衛星失敗,可能導致預定1月發射「進步號」(Progress)運貨太空船的時程延後。中央社(翻譯)
http://hk.news.yahoo.com/延減稅達協議-眾院議長推表決-021200868.html

21.12.11

美俄重啟對抗時代 奧巴馬對俄強硬或為爭取選民

因俄羅斯杜馬選舉之後俄民眾示威活動而引發的美俄兩國的針鋒相對仍在繼續發酵。美國政界、學界大喊“俄羅斯之冬”正在到來。俄羅斯則連聲警告美國不要干預其國內事務。

“漢堡外交”溫情不再

一年多前,奧巴馬與梅德韋杰夫的“漢堡外交”曾為兩國上下津津樂道,兩人在街邊漢堡店吃著“小漢堡”共商美俄關系“重啟”的“大外交”情景恍如昨日。 如今,在俄羅斯議會、總統大選的敏感時刻,美國一干政客卻大講杜馬選舉不公、普京參選非民主,甚至公開表態支持非政府組織促進俄羅斯的民主自由。

這一輪“嘴戰”預示著美俄關系“重啟”已然終結了嗎?

美國公開支持俄非政府組織

12月6日莫斯科出現游行示威的當天,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即公開表態,稱俄羅斯杜馬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

在實際情況遠未明朗之際就公開干預他國內政,這在大國外交之中極為罕見。

希拉里說︰“我們確實對此次選舉的實施方式感到嚴重憂慮……俄羅斯選民應該得到關于選舉舞弊和操縱行為的全面調查報告。我們還為俄羅斯選舉的獨立觀察者們遭到騷擾、其網站遭到黑客攻擊的報道感到憂慮。”

希拉里表態的根據是“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一份初步報告。該報告稱,此次杜馬選舉過程中存在一些諸如堵住投票箱及操縱選民名單的做法。

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托納進一步表示,美國計劃撥出更多資金支持俄非政府組織,以確保明年3月的俄總統大選透明公正。

在回答美國是否為俄羅斯一些政治機構和社會團體提供資助的問題時,托納說︰“我們應拿出900多萬美元,確保俄羅斯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公正透明。”

12月9日,俄媒體曝光美國國務院與俄羅斯獨立選舉監察機構Golos通訊的電子郵件。郵件中涉及美國向該組織提供資金以“幫助”俄公平選舉。俄媒體稱,該機構服務于並保護美國國務院的利益。

美國人大講“俄羅斯之冬”

除了奧巴馬政府,美國國會和學術界更是異常關注俄羅斯抗議示威的進程。不少議員和學者甚至歡呼“俄羅斯之冬”到來了!

在記者14日參加的一個研討會上,美國資深參議員、上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表示,席卷中東的“阿拉伯之春”將不可避免地掃向俄羅斯。

他還在社交網站“推特”上寫道︰“親愛的普京,阿拉伯之春離你很近了!”

麥凱恩絲毫不掩飾對普京的厭惡。他在研討會上說,在普京身上,他只看到3個字母︰“K、G、B”。這是當年甦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的簡稱。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的專家斯蒂芬認為,俄羅斯杜馬選舉後發生的抗議示威活動,雖然不一定會重演為“阿拉伯之春”,但這是甦聯解體後基層民眾的情緒 首次大宣泄。這種趨勢“很有可能”成長壯大,並容易動員起更大規模的組織活動,“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俄羅斯的政治生態和游戲規則”。

“重啟”早已停機 對抗又成主題

其實,美俄“重啟關系”的蜜月期,幾個月前就終結了,其中最大誘因是美方不斷推進部署歐洲導彈防御系統。

12月8日,希拉里在布魯塞爾北約外長會議上再度強硬表態,她已告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盡管俄羅斯反對,美國仍將繼續建立歐洲導彈防御系統。

當然,她也還是堅守美方一貫的說辭︰這一導彈防御系統是為了應對來自伊朗的威脅,而非針對俄羅斯。

奧巴馬2009年上台之初即放棄其前任布什的“東歐反導計劃”,代之以此後布署“歐洲導彈防御系統”。盡管奧巴馬政府一再聲稱該系統是為防御來自伊朗 的導彈,但俄羅斯從一開始就認定,歐洲反導系統屬于換湯不換藥,目的依然是遏制俄方的核威懾能力,由此而打破了從美甦冷戰時期延續下來的雙方戰略平衡。

2010年11月,北約曾邀請俄羅斯加入其歐洲導彈防御系統,以顯示北約“不針對俄羅斯”。然而,一年多來,北約與俄羅斯的合作談判毫無進展,已經事實上被擱淺。

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和北約部署反導系統的步伐加快。美國接連與波蘭、土耳其、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簽署有關部署早期預警雷達或攔截導彈的協議。

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已表示,北約的目標是到2012年5月芝加哥峰會時宣布反導系統具備“中期作戰能力”,能夠就來襲導彈發出預警。這是向反導系統具備全面實戰能力邁出的重要一步。

對此,梅德韋杰夫于11月底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俄方將立即在其西部與波蘭、立陶宛接壤的加里寧格勒州部署導彈預警雷達系統;在建立空天防衛系 統計劃下,首先加強對戰略核設施的保衛;戰略火箭兵、海軍艦隊的戰略彈道導彈將安裝針對反導系統的先進突防設備和新的高效戰斗部。俄武裝力量還將研究在必 要情況下可摧毀歐洲反導系統的信息和控制系統措施。

俄羅斯總統表示,如果情況惡化,俄方還將退出俄美核裁軍條約,並停止在裁軍和軍備控制領域的行動。

他威脅說,如果美國繼續堅持在歐洲建立導彈防御系統,俄將研發如何將其摧毀的信息和操控導航設備。同時,俄方已做好準備,將退出美俄剛剛達成的、象征著兩國關系“重啟”重大進展的《第二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並拒絕進一步裁軍。

為了國內大選 為了絆倒普京

此間美國專家普遍認為,奧巴馬政府對外政策趨于保守、強硬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是美國的國內政治。

與俄羅斯一樣,美國馬上要進入大選年,既選總統,也選一大批參議員、眾議員,還要選一些州的州長。

奧巴馬今年就已早早地宣布競選連任,但在刺激經濟復甦、增加就業等大選涉及的最重大問題上,他的政府一直沒能取得稍微像點樣的進展,在可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內也很難會有什麼建樹。于是,他只能在對外方面搞搞名堂了。

于是,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俄羅斯這個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就成了奧巴馬顯示硬漢形象的道具。接連對這兩國發出強硬聲音,能輕易抵消國內保守派 針對他的攻擊與壓力,利于爭取心不甘中間選民。這也是美國選舉政治中的常態現象大選年里,政客們拿外交政策說事是最輕松的了。

當然,美國這次的多人表態也有一個很明顯的“暗示”︰不喜歡普京,不希望他再掌大權,不願見到他統率的俄羅斯再度對美強硬。

美國各界很明白︰普京與梅德韋杰夫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對美的態度上。普京從來對美保持高度警惕,對美外交一向更為強硬。而梅德韋杰夫則是微笑著與美開始“重啟”進程的人,而且還在任內達成了極具象征意義的《第二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73289-big5.html

18.12.11

俄羅斯航母現身默里灣 為20年來最為接近英國的一次(圖)

2011/12/15  消息來源︰文匯報
俄羅斯航母現身默里灣 為20年來最為接近英國的一次(圖)


俄羅斯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編隊,當地時間周一(12日)突然出現在英國甦格蘭東部默里灣以外30里,這是20年來首次有俄國戰艦如此接近英國水域。

據悉,英海軍隨即派出驅逐艦“約克號”前往監視。早前有報道指該航母正前往地中海演習,懷疑此次是因為途經北海遭遇惡劣天氣而接近英國。

俄羅斯航母編隊于本月6日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巡航。本次巡航的俄羅斯航母編隊由“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恰巴年科”號大型反潛艦、1艘拖船和3艘油船 組成。總指揮波波夫表示,巡航將持續幾個月,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演練協同作戰能力,並同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以及西方盟友海軍進行聯合演習。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此次搭載甦-33戰斗機、甦-25強擊機和卡-27反潛直升機出海。“庫茲涅佐夫”號是俄羅斯唯一一艘現役航母,排水量6萬噸,裝備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火炮等武器,可搭載26架艦載機和24架反潛直升機。

本次巡航期間,俄羅斯航母編隊將訪問敘利亞港口,因此外界猜測俄羅斯是在向西方可能武裝干預敘利亞表示抗議和示威。但俄羅斯軍方人士再次表態稱,航母編隊訪問敘利亞港口只是補充給養,此外並無任務。俄羅斯總參謀長馬卡羅夫也表示,不會向敘利亞派遣軍事力量。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72424-big5.html

16.12.11

俄羅斯示威者被克里姆林宮上空的“UFO”分心了

Russian protesters distracted during Moscow demo against Putin... by 'UFO' flying over Kremlin

By Chris Parsons
Last updated at 9:23 AM on 13th December 2011
Dailymail
Bizarre footage has emerged of an apparent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soaring above Moscow during a political protest.
Amateur footage in the Russian capital at the weekend caught the 'sighting' of the flying object in the sky, which drew bemused looks from onlookers who were meant to be protesting.
As with most apparent alien craft sightings, the quality of the footage and picture is poor, and the shape or size of the object is difficult to work out.
 
Intelligent life? Amateur footage captures the distinctly helicopter-like UFO 'sighting' in Moscow on Saturday
Intelligent life? Amateur footage captures the distinctly helicopter-like UFO 'sighting' in Moscow on Saturday
 
Mystery: Russian onlookers were said to comment that the apparently foreign craft was flying without the use of an engine or rotor blade
Mystery: Russian onlookers were said to comment that the apparently foreign craft was flying without the use of an engine or rotor blade
The strange craft appears to have legs or blade-like parts similar to that of a helicopter.
But witnesses to the UFO 'sighting' insisted it looked like it was flying without a rotor blade or engine.
Shocked onlookers climbed trees to grab a closer look at the mysterious craft which seemed to be observing the 25,000 people who had made their way down to Bolotnaya Square to protest on Saturday.
Instead of making clear their opposition to Vladimir Putin's United Russia party's contentious victory in elections the week before, the throng were more concerned with watching the skies and the UFO hovering above them.
 
Distracted: Protesters had planned to make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ions in Moscow, but ended up gazing at the sky towards the apparent alien craft
Distracted: Protesters had planned to make anti-government demonstrations in Moscow, but ended up gazing at the sky towards the apparent alien craft 
 
Standing room only: An aerial view of the rally in Bolotnaya Square during the protest in which the alleged UFO sighting was made
Standing room only: An aerial view of the rally in Bolotnaya Square during the protest in which the alleged UFO sighting was made
Paranormal writer Michael Cohen said of the latest supposed spot: 'NASA recently admitted that there is a good chance that aliens are monitoring are civiliz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unmanned' probes.
'Could the craft in these videos from Bolotnaya Square be one of those crafts? 'It is highly possible that this craft is one of these and aliens are taking an interest in our political affairs.'
Russia has been rocked by mass protests against elections in early December which pro-democracy organisers say were rigged in favour of Vladimir Putin and his party.
 
www.dailymail
http://beforeitsnews.com/story/1503/801/Russian_Protesters_Distracted_By_UFO_Flying_Over_Kremlin.html

13.12.11

白宮稱俄羅斯大規模示威是民主徵兆

美國白宮指,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及多個城市,上周六出現大規模示威活動,是支持民主進程的積極徵兆,並讚揚俄羅斯政府批准示威進行,亦保持克制。
http://hk.news.yahoo.com/白宮稱俄羅斯大規模示威是民主徵兆-163800546.html

1.12.11

俄羅斯暗示團結抗美︰中美之間若開戰,俄將站在中國一邊

京港台時間︰2011/12/1 消息來源︰環球時報

俄羅斯“新大陸”網站文章,原題︰美國的噩夢︰中國和俄羅斯的團結


  60多年來,中俄團結一直讓美國人感到恐懼。因此,美國戰後歷任總統都盡量避免與莫斯科和北京發生正面沖突。

  目前,中國在經濟上佔據領先地位,而美國正在逐步失去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但美國領導人仍通過瞄準器的缺口注視著中國。分析家認為,美國可能在中國方向挑起戰爭,以便將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從嚴重的經濟危機中引開。實際上美國已制定相應措施。中國新疆存在民族分裂勢力,西藏也不安寧,一些外國勢力不斷在這一地區制造緊張,目的是造成中國局勢動蕩。

  這還不是為中國制造緊張的主要杠桿,美國人將台灣視為自己“不沉的航母”,公開支持“台獨”分子。中國多次表示,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美國媒體一直宣揚解放軍可能對台灣發動攻擊,並稱如果北京進攻台灣,美國將向台灣提供支持,這完全是一種挑釁行為。而最近,美國又宣布重返亞太地區,並開始實施遏制中國的政策。

  莫斯科又面臨什麼樣的局面呢?中國是俄羅斯的戰略伙伴,亞太地區對俄來說也十分重要,美國在這一地區建立新的力量中心對莫斯科是不利的。另外,美國在俄羅斯邊境建立反導系統,對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中俄兩國正感受美國的壓力。這一壓力是有選擇性的︰對莫斯科和對北京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所有方法都是美國的一只拳頭。面對這一局面,兩國是否繼續單獨行動,還是為了共同利益,對美國的壓力做出統一反應,並協調兩個大國的對外政策?過去的經驗表明,聯合起來總比單個行動力量要大。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70138-big5.html

30.11.11

俄總統下令啟動導彈預警系統應對北約

商業電台 – 6小時前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下令,啟用位於加里寧格勒州的新型雷達站,接入導彈襲擊預警系統。他表示有關舉措,是應對美國及北約,在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威脅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發出“第一個信號”,顯示俄國,已做好準備,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但他同時強調,雷達系統不會威脅周邊國家的安全。
美國及北約,今年秋季開始,在歐洲加快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美國就表示,系統不會威脅俄羅斯利益。
http://hk.news.yahoo.com/俄總統下令啟動導彈預警系統應對北約-04080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