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Blog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印度.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印度. Show all posts

1.12.11

日本︰中印如若爆發戰爭 印度再也輸不起了(圖)

京港台時間︰2011/12/1  消息來源︰新華網
日本︰中印如若爆發戰爭 印度再也輸不起了(圖)


資料圖︰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俘虜印軍士兵。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文章,原題︰美國為何需要印度空軍 去年11月訪問印度時,奧巴馬把美印關系稱為“21世紀起決定性作用且不可或缺的伙伴關系”,印總理辛格也稱印度已“決定加速深化兩國關系”。若美印關系 真如雙方所言那樣重要,那兩國無疑需要進一步強化戰略協同,兩國軍方也需加深彼此了解。目前,美印海軍仍是兩國軍事合作的重點,相較而言,雖然空軍舉行了 一些聯合演習,但華盛頓和新德里顯然還未領會空軍合作的意義。

通常認為,華盛頓之所以對印度感興趣,是因為將印度視為中國的制衡者。這個問題實際上比看上去要復雜得多。首先,美國和中印邊界糾紛有利害關系。雖然 華盛頓尚未表明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立場,但中印爆發沖突肯定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特別是在印度戰敗的情況下。若1962年中印戰爭印度慘敗的一幕重演,美 國會因新德里作為地區盟友的價值下降而受到不利影響。

中國獲勝還會引起諸多小國的疑慮︰若它們站出來反抗中國,美國是否也會袖手旁觀?這種擔心無疑將有損美國在亞洲的地位。

事實上,印度空中力量能夠間接鞏固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力量。首先,一支強大的印度空軍至少有可能促使中國把部分空中力量從太平洋調至西藏地區。

而且,印度空軍也可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發揮決定性作用,減輕美國空軍的負擔。當然,新德里是否願意采取這種積極行動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印美合作越多,它對未來的聯合行動就會越放心。

印美兩國空中力量面臨同樣(來自中國)的威脅︰印度空軍在東北部地區面臨的苦惱與美國在西太平洋面臨的挑戰相似,這些事態的發展對印美的影響越來越大,兩國有理由促進雙方合作並借鑒彼此的經驗教訓。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70177-big5.html

20.11.11

印度官員稱中國在雲南瑞麗地區幫助印度的叛亂分子建基地

京港台時間︰2011/11/17  消息來源︰環球網



印度官員稱中國在雲南瑞麗地區幫助印度的叛亂分子建基地


資料圖︰被指是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制造的爆炸事件

據《印度斯坦時報》14日報道,一名印度情報官員透露︰“在過去一個月時間里,巴魯阿一直在中國雲南省瑞麗市,而他手下的骨干及東北部的叛亂隊伍已從原來的塔噶(Taga)根據地向叢林地區深入。”

實際上,這並非印度情報界人士首次指責中國與“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有染。2009年12月,該組織主席阿拉賓達‧拉吉柯瓦等人向印度當局投降後,印 度情報部門宣稱得到確切消息———“中國已幫助巴魯阿在中國與緬甸接壤的雲南省建立基地”。當時,一名印度高級官員稱,“消息確鑿無疑地證實中國有關機構 正在為他在該地區展開活動創造空間”。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趙干城認為,印度分裂組織與緬甸境內分裂組織相勾結的問題長期存在。印度近年來與緬甸加強合作,除了想和中國競爭影響力外,想說服緬甸政府打擊印度分裂勢力,也是目的之一。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8200-big5.html

印度15萬人淪為了西方藥廠“白老鼠” 1730人死亡(組圖)

京港台時間︰2011/11/17  消息來源︰現代快報

印度15萬人淪為了西方藥廠“白老鼠” 1730人死亡(組圖)


志願者在接受藥物試驗

印度15萬人淪為了西方藥廠“白老鼠” 1730人死亡(組圖)


制藥公司的藥物試驗

印度15萬人淪為了西方藥廠“白老鼠” 1730人死亡(組圖)


印度醫生卡蘭特里(左二)在醫院募集病人進行臨床試驗,他稱這里的病人“非常被動”,從不質疑醫生

印度15萬人淪為了西方藥廠“白老鼠” 1730人死亡(組圖)


印度病人排隊報名臨床試驗


據英國媒體報道,印度2005年放寬藥物試驗限制後,多家歐美藥廠在當地進行了至少1600項活人臨床藥物試驗,涉及的“白老鼠”超過15萬人,4年內最少釀成1730人死亡。並且由于參與測試的人大多為長期病患者,外界要調查真正死因非常困難。

在印度活動家反復呼吁加強對藥物試驗監管的情況下,印度政府日前承認在這方面監管不力,要求藥物控制中心迅速扭轉這一現狀。



一個典型的“白老鼠”國度


  印度15萬人為西方藥廠試藥

自從2005年印度放松了對藥物試驗的限制之後,已有超過15萬印度人成為藥物試驗“白老鼠”,參與了至少1600項臨床試驗,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醫藥公司,如輝瑞、默克等都牽涉其中。

盡管沒有官方數據,但一些估計數據顯示,印度的藥品試驗產業價值高達1.89億英鎊。由于產業發展過于迅猛,監管就更為吃力。

從2007年至2010年,印度至少有1730人在參加藥品試驗過程中或參與試驗過後死亡,其中很多人是因為生病而被選中參加試驗。

社會活動者們表示,雖然很多關鍵的試驗都是根據標準進行的,但由于缺乏監管,大量印度窮人在對相關信息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參與了試驗,有些人是文盲,他們並不完全清楚所簽署的合同的內容。

今年早些時候印度政府得知,共有10家外國醫藥企業向22名參與過醫藥試驗的死者家屬支付撫恤金,每位死者其家屬得到的撫恤金平均只有3000英鎊。大多數醫藥企業拒絕透露提供撫恤金的細節,並堅稱一直遵守相關規定。

印度媒體通常將注意力放在試驗所導致的死亡上,而社會活動者們認為,更大的問題是試驗參與者所受到的不公正對待,這些人通常都很貧窮,沒接受過什麼教育。

很多試驗參與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同意參加試驗只是因為醫生的推薦,推薦他們參加試驗的醫生通常也是負責進行試驗的醫生。很多被挑選參加試驗的人都來自印度最貧窮的地區,他們身患重病、康復的希望很小。

  一次典型的“白老鼠”事件

  毒氣泄漏幸存者“被參與”10多項試驗

英國《獨立報》通過調查得知了很多“白老鼠”事件。

比如數百名印度女孩在未得到父母贊同的情況下參加了由比爾‧蓋茨夫婦的基金會資助的免疫試驗,試驗得到了當地政府監管部門的許可。數名女孩先後死亡,試驗最後被印度政府下令禁止。

再比如印度印多爾公立醫院的醫生開展了幾十項藥物試驗,警方調查發現這些試驗違規,醫生承認有參與者受到負面影響。在政府的調查下,新的試驗被終止。

而最令人發指的是在10多項藥物試驗中,1984年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在未充分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參與者。不僅如此,這些藥物試驗還違反國際規則,有可能對參與者的身體造成損害。

共有14名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的幸存者在3項藥物試驗中死亡,其中一項抗生素試驗中,7名參與者中有5名在試驗中或試驗結束不久後死亡。還有至少8項 試驗在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幸存者身上展開。《獨立報》掌握的證據顯示,有一些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參與了試驗。實施試驗的醫院受到了社會活動者們的批評,被指 責將幸存者用作“白老鼠”。

博帕爾紀念醫院和研究中心是印度唯一被用于治療1984年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50萬名幸存者的機構,該中心通過開展藥物試驗,從英國、美國和法國的醫藥公司那里收取了超過14萬英鎊費用。

針對博帕爾毒氣泄漏幸存者的藥物試驗被發現是由于醫院記錄的泄露,公眾對此事的憤怒引發了印度藥物監管者的3次調查,調查發現博帕爾紀念醫院和研究中心的監督委員會在未恰當考慮潛在的安全危險的情況下批準了藥物試驗。

14起試驗參與者的死亡案例都未能及時進行獨立調查,數起死亡事件還未能在法定時間內報告當地政府。很多醫生都成為了試驗的推廣者,而他們的病人很難拒絕醫生的建議。

  一位典型的“白老鼠”

  13歲女孩試藥後身亡

13歲的印度女孩薩麗塔‧庫杜姆拉的父母對女兒參與藥物試驗毫不知情,他們首次得知此事就是在2010年1月薩麗塔死亡的當天,數天之前薩麗塔曾接受了試驗藥物注射。

印度南部安德拉邦偏遠地區的很多年輕女孩都是藥物試驗參與者,她們被用于測試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的可行性,該病毒是宮頸癌的誘因之一。藥物試驗由美國 的一個非政府組織“Path”領導,該組織受到了比爾‧蓋茨夫婦基金會的數百萬美元的支持,美國默克公司生產的宮頸癌抗癌疫苗樣品免費向參與者們提供。

薩麗塔的死亡看似不大可能是因參與試驗而導致的,沒人知道她的確切死因,以及其他參與試驗的6名女孩的死因。在古吉拉特邦,由葛蘭素史克公司提供的另 一種抗宮頸癌藥物也在試驗中。非政府組織“Path”和默克公司都堅稱疫苗是安全的。尸檢顯示女孩死于自殺,但女孩的父母都拒絕接受這一說法。

在這一事件中,重點不僅在于女孩的死亡,還在于女孩的父母以及其他數百名女孩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們的女兒參與了藥物試驗,這不符合印度藥物研究委員會 的規則。“沒人來向我們征求意見,”薩麗塔的父親說,他是一名農民,“她是個聰明的學生,喜歡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她的願望是成為一名醫生。”

《獨立報》記者在調查時得知,當地政府的衛生官員向學校提出給女孩注射疫苗的計劃,學校負責人認為這是政府工程,也被告知可以不征得父母的同意。

政府調查組成員對女孩在未完全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藥物試驗表示擔心︰“在藥物試驗的過程中,最嚴重的缺陷就是缺乏當事人及其監護人在完全知情的條件下的準許。”

  分析

西方藥企


  為何選中印度?

在海外進行藥物臨床試驗能為醫藥公司節省近60%的研發成本,印尼、泰國等國家近年來類似的試驗也在增多。印度對藥物研發者來說最有吸引力,這是因為 印度不僅擁有12億人口,而且人口的遺傳多樣性特點比較明顯,此外,幾乎所有的印度醫生都懂一點英語,印度能進行藥物試驗的設施也很多,大多都是公立醫 院。藥物試驗管理規定的放寬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

大部分關于在印度進行的藥物試驗的數據是由退休印度內科醫生錢德拉‧古爾哈蒂整理的,他整理的數據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古爾哈蒂醫生認為,缺乏監管和利益驅使造成了這樣的社會環境,印度很多主要的醫學機構都牽涉到了藥物試驗中。

最近舉辦了一個有關藥物臨床試驗的論壇的薩羅吉尼女士稱︰“這些藥物試驗的每一個層面都存在違規問題,缺乏責任、監督和管理。”



反應


印度政府擬加強管制


  讓西方藥企不敢亂來

西方多家制藥公司被曝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作為藥物試驗場,且在試驗過程中事故頻繁。為應對這一亂象,印度政府日前宣布將加強對國內藥物臨床試驗的管制。

在印度活動家反復呼吁加強對藥物試驗監管的情況下,印度政府日前承認在這方面監管不力,要求藥物控制中心迅速扭轉這一現狀。

隸屬于印度衛生與家庭福利部的藥物控制中心剛剛更換了新主管,外界猜測這是政府加強監管力度的動作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印度急需出台更為清晰嚴格的臨床試驗法規,尤其要確保可能帶來不良反應的新藥品在試驗時的安全性。

印度反對黨議員布琳達‧卡拉特對目前不規範的藥物臨床試驗環境表達了強烈不滿。“過去六年中發生的一切都應該成為教訓和經驗,我們應將此牢記在心。一直懸而未決的藥物試驗規範化議案也必須提上日程,這是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強力出擊進行整治。”卡拉特說。

印度《醫學倫理雜志》主編桑迪亞‧斯里尼瓦桑則表示︰“理論上來說,這個行業是能夠規範的。我們更為擔憂的是,這些新藥在印度進行試驗後進入市場,卻讓印度百姓負擔不起,因為它們的價格實在太貴。”

在過去的藥品試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事故。當地警方調查發現,印度某些政府醫院的醫生私下進行的試驗“違反了道德規範”,政府介入後試驗暫停,但一名告密者卻被醫院解雇。據《中國日報》

  鏈接

“白老鼠”國度


  不是只有印度

印度並不只是唯一的被西方醫藥企業用作藥物“試驗場”的發展中國家,據估計,全球共有12萬項藥物試驗在178個國家進行。

波蘭。根據2005年到2009年的統計數據,世界制藥企業在波蘭進行了167項關鍵的藥物試驗。那些制藥企業往往用極少的報酬招募那些在經濟上遇到困難的人接受試驗,比如無家可歸者。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參加藥物試驗者都是這種情況。在一個案例中,34歲的華沙成功商人阿尼亞自願參與一家美國公司提供的生育類藥物試驗。服藥後她很快 懷孕了,但6個星期後就流產了。三個月後,她又一次簽署了藥物試驗協議,在此期間,她的醫生丈夫收到了一份醫學報告,證實服用此種藥物的試驗者出現了懷有 畸形胎兒的現象。阿尼亞的丈夫說︰“負責這項試驗的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公司非常不願意我們退出試驗,因為我們簽署了保密協議,如果我們在媒體面前透露任何信 息,他們就會起訴我們。”

巴西。巴西是南美洲主要的藥物試驗地點。目前,美國的制藥企業在巴西進行的藥物試驗有2520項。美國企業之所以選中巴西,除了因為巴西擁有眾多人口,並且人口集中在一些主要都市,還因為巴西有1.5億人沒有醫療保險,迫切需要藥物。

和印度一樣,巴西最近放松了藥物試驗的管理制度,加快了臨床試驗的批準速度,允許未經認證的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公司進行藥物試驗。目前有26家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公司在巴西有試驗項目,包括世界10家頂尖跨國生物醫藥研發外包公司中的8家,他們的業務大多集中在聖保羅。

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警告說︰巴西監管當局“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問題”。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8296-big5.html

19.10.11

印度政府為了提升國際形象 下調貧困線降低貧困人口數量

京港台時間︰2011/10/18  消息來源︰德國之聲
印度政府內部一個委員會相信,在印度每天依靠50美分就可以度日。至少在鄉村是可以實現的,在城市大概每天至少需要32盧比,相當于66美分。而按照世界銀行對 貧困劃出的界限,每天支出能力低于1.25美元的人口被稱作貧困人口。

印度奧蘭加巴德的居民向總理辛格和國大黨主席索尼亞‧甘地匯去32盧比,表達抗議之情。"他們也該試試靠這點錢過一整天。"

奧蘭加巴德位于比哈爾邦。比哈爾邦是印度最為貧困的邦之一。32盧比根本不夠一天的生活。可是印度政府下屬的計劃委員會現在卻公布說,一天32盧比足 夠在大城市解決包括食物、教育和醫療保健在內的一天生活開銷。而在鄉村一天25盧比就足以度日了。這個標準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貧困線標準。世界銀行為絕對 貧困定出的標準是每天的生活支出為1.25美元。

"我們家每天需要花300到400盧比購買食品和其它生活必需品。"講這番話的是生活在印度南部班加羅爾貧民區的一位母親,她有三個孩子。印度政府正 在計劃的這項貧困線新標準讓窮人的日子雪上加霜。一年多來,印度通貨膨脹率增長了10%。現在即使是印度政府內部也對貧困線新標準多有分歧。一些部長要求 計劃委員會重新制定新的衡量標準。人權人士岡薩爾維斯(Colin Gonsalves)說︰"如果誰每天兜里有32盧比過日子,那麼按照新標準,他就不屬于絕對貧困人口了,那麼他也就無法從政府那里得到貧困證明,以後也 就無法去公立醫院接受免費的醫療救治,同時也享受不到其它一些針對底層人口的社會福利了。"

如果印度政府批準了新的貧困線,那麼很多印度人就不再有權要求購買獲得政府補貼的食物和煤氣。按照世界銀行的統計,印度全國42%的人口都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下,數量約為5億。5歲以下的印度兒童中每兩人就有一人營養不良。

兩年前印度政府下屬一個委員會做出總結報告稱,三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總數約為4億。如果將貧困標準重新做定義,印度貧困人口數量就會相 應減少。這樣做可以減輕國庫的負擔。人權人士岡薩爾維斯猜測,辛格領導的政府也希望能以此提升印度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印度想向國外顯示,全球化在印度取 得成功,通過全球化,印度的貧困人口數量降低到35%。"

而印度政府下屬的計劃委員會則表示,印度在消除貧困的問題上取得巨大進步。不過世界銀行今年5月曾表示,印度消除貧困的工作中一直存在腐敗、管理不善以及效率低下等問題。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4160-big5.html

21.9.11

印媒:印度經濟將超越日本

印度《經濟時報》網站稱,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將於今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報道稱,根據以印度貨幣盧比購買力計算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2011年印度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按照一般計算,印度現在是排在美國、中國和日本之後的第四大經濟體。2010年的數據顯示,日本經濟總量為4.31萬億美元,印度緊隨其後,為4.06萬億美元。但是經過3月份的海嘯、地震之後,人們普遍預計日本的經濟總量將萎縮,而印度的經濟在本財年將增加7%到8%。
CRISIL評級機構的研究主管、高級經濟學家蘇尼爾·辛哈說:「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2011年印度應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數據顯示,2011年印度和日本不相上下,但是日本遭遇的災害把印度超過日本的時間點提前了。辛哈說:「要不是地震和海嘯,印度可能會在2013年至2014年超過日本。」
購買力平價法是通過拉平因為貨幣兌換而造成各國之間的價格差異來計算經濟規模的。按照這種方式,1美元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買到同樣多的產品。
早些時候,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經濟將在2012年超過日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日本經濟今年將萎縮0.7%,而印度預計將增長8.2%。(新華網)
http://hk.news.yahoo.com/印媒-印度經濟將超越日本-084210502.html